黄河口盐与地名考
黄河口一带(今山东省东营市、滨州市)濒临渤海,自古兴渔盐之利。《管子·地数》有“齐有渠展之盐”的记载。“渠展之盐”曾有过辉煌的业绩,当年齐桓公称霸诸侯的经济优势就在于“渠展之盐”。到了明清时期,这里的盐业有了更大的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考古发现,“渠展之盐”的重点区域就位于现在黄河口附近。目前尚存的与盐相关的地名,作为一种地理名称的载体,真实地记录了黄河口一带盐业发展的历史 从地名称谓上看,河口一带与盐相关地名的形成,大体上可分为煮(煎)盐和晒盐两个历史阶段。带“灶”字的地名多形成于“煮海为盐”的时代。1955年之后,西起无棣县的车王城,迤逦而东,在沾化县的杨家、陈家、郑家,利津县的大赵,东营市东营区的六户等地,绵延二百余里,阔百余里的沿海地带,陆续发现了东周时期的陶窑遗址出土的煮盐用的盔形器、漏器及元明时期的盐灶遗迹。实物是历史的见证。由此可以想见,当年这里盐灶遍布,烟火千里的盐业盛景。 那时,黄河口一带沿海的百姓主要从事于盐业生产。盐民称灶丁、盐丁,盐户称灶户,有些地名也直接与“盐灶”有联系。至今,这里仍然保留了不少带“灶”字的地名,如利津县的谢家灶、杨家灶、荆家灶、灶户刘、前灶子、后灶子、灶立码头,沾化县的灶户陈家、灶户王家、官灶村等。官灶村原名“官灶城”,位于今沾化县下河乡东部。“官灶城”在黄河口一带的盐业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据《一统志》《利津县志》记载,“官灶城”在利津县北七十里,旧时煮盐之所,城垣延袤三十余里,昔日常屯兵于此。“官灶城”何时所筑无考,世传秦始皇或曰刘知远筑,明末清初城垣残迹尚存。近年文物普查考证,“官灶城”是官府为保护盐业生产而建的禁垣,有同于河东盆池的城垣(全长一百六十里,历经唐宋元明四代告成)。“官灶城”毁于海潮和战火。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复由利津入海后,连年发生水患,几经淤积,城垣荡然无存。后来,在城垣遗址建立了村压,“官灶城”也随之改称“官灶村”了。 带“滩”字的地名,是由煮盐改为晒盐之后出现的。明清以后,盐业生产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革,从此结束了几千年来“伐薪煮海为盐”的历史。清代张铨有诗云:“煮海熬波令全删,赤日滩夫不放闲。今夕方池成雪海,明朝平地起冰山。”生动真实地描述了这一历史情景。 盐业生产方式的改变,促进了盐业迅速发展,此期黄河口一带出现了很多大的盐场。如王家冈、利国、富国、丰国、宁海、永阜等。到了康熙年间,永阜盐场名列山东十大盐场之冠。滩场东西长一百三十里,南北宽一百二十里,有滩池四百四十六副,沿大清河(济水支流)两岸设立了仁、义、礼、智、信五大盐坨,年额几千万包,产量居山东之首,供销鲁西、豫东、皖北、苏北六十多个州县。自康熙三十年始,按春秋惯例,永阜盐场每年还供孔府“硎盐’作祭孔专用。永阜盐场的盐运十分繁忙,车船辐凑,川流不息。那时集中盐运的河段称“盐河”,运盐的船只称“盐划”。这里一切似乎都与盐有联系,简直是盐的王国。 1855年,黄河夺大清河复由利津入海后,利津、沾化一带盐滩全部冲毁,所有盐池淤为良田。此后,垦户连年来这里开荒种地,他们就地建立了村庄,村名沿袭了原滩池的名称,于是便出现了虎滩、斗滩、曹家大滩、近滩、吉子滩、平子滩、双滩等地名。有些垦户在往日储存盐的地方(盐坨)建立了村庄,其地名则多带“坨”或“盐”字,如盐坨(东营市东营区)、坨庄(垦利县)、坨上、盐窝(利津县)等村名。 如今大海已向后推移了百余里,昔日的盐灶、滩池也早已失去了踪影,惟有那些与盐相关的地名依然与日月长存。 作者:王增山 原载于《中国方域》2002年第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