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村庄地名分析
地名是人们赋予某一特定空间位置上自然或人文地理实体的专有名称。地名是社会的产物,具有社会性、时代性、民族性和地域性及代表性等特性。 地名蕴含着深厚、广泛的人文内涵。如今,我们在进行城市、园区、特色小(城)镇的规划和进行地区起源地文化梳理的同时,不得不对其地名深入剖析研究。因为地名不仅仅是名称标志,更是一个地区的文化、思想、地理的精华浓缩,且更为实际。每个国家的地名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色。中国的地名,也有着自己独特的韵律。 1村名特色:高度重名 利用爬虫爬取了国家统计局2020年最新版城乡区划代码中的63万余个村名。在对其进行了匹配分析后,发现高度的重复是中国村一级行政区名称的最大特色之一。 在村一级的行政单位中,最为典型的就是出现了818个名字一模一样的“和平村”(或“和平社区”)、743个“团结村”(或“团结社区”)、682个“胜利村”(或“胜利社区”)。 2村名特色:命名特点&地理分布 地名命名涉及历史、地理、语言文字、民族民俗等多方面的知识, 自古以来, 我国对地名命名就有深入研究, 提出了各种命名方法,如:以姓氏命名、以地形命名、以颜色命名、以动物命名等。 (1)以姓氏命名的村庄 一些以姓氏命名的村庄在北方出现了高度的重合与集群。其中以“王、李、刘、杨、陈、赵”姓的命名的村庄数量较多。 (2)红色村庄 中国村庄的命名都对“和平”、“团结”、“胜利”等饱含正能量、并能引发红色记忆的词汇格外青睐。 对67万多个村级行政单位的名称进行模糊查询,发现包含此类词汇的村庄数量更多。“和平”、“团结”、“胜利”出现频次都在700以上,红色村名在乡村间十分风行。 (3)按地形命名 倘若有人问:“你家在何方?” 南北方人可能会有迥异的回答。 “我的老家,就住在那个屯儿”,北方的村名有股二锅头的豪爽劲、黄土地的憨厚劲;“携手江村,梅雪飘裙”,南方村名则更加雅致婉约些。 实际上,这跟中国地名的命名规则有关。根据地形、因地制宜地为村庄命名,是自古代就流传下来的命名规则。 诸如“山”、“河”、“沟”、“湾”、“坪”都是中国村名中极度常见的字眼。地形地势的差异,也造成了村名在地域分布上的离散与集群。 (4)按颜色 对63万村名进行了关于色彩相关词汇的频次统计后发现,倘若为中国的乡村绘上一张色卡,那么它将偏向暖色系。用到的色彩词有黄、白、红(赤)、黑、青、紫、绿、蓝、灰、粉十种,白、黄、红(赤)三色出现的频次是最高的, 分别达6706次、6575次、5956 次。其次是青、乌(黑)两色, 分别为3706、2536次。紫、绿、蓝、灰、粉出现的频次稍微少一点。在这几种颜色中, 红、黄、粉偏暖色调, 青、蓝、绿是一个色系, 都可以归入到冷色调。 (5)与动物相关 在12768个“龙”村、10488个“马”村、2627个“凤”村面前,“猪”村、“驴”村。 (6)与金属矿相关 中国人还把自然馈赠的财富写进村名。中国村名中,出现了大量的金属矿名。 “依山吃山,靠水吃水”曾是中国农村的写照,因矿而兴,并在随后将其写入村名。由于这一特性,村名还被看做是探寻资源的一种手段。 如北京昌平区的金马山、河北遵化市的金山峪沟、湖南牛江县的黄金洞、山东烟台市牟平区的金牛山以及长江上游的金沙江等, 都是因产金而得名的。 以“煤”命名的村庄,多因煤炭资源丰富得名,如山西大同市西南有煤峪口、宁夏石嘴山市北有石炭井、北京门头沟矿区有红煤厂、浙江长兴县西北有煤山镇、湖南宁乡县西有煤炭坝等。 本文转载自: https://blog.csdn.net/weixin_44330162/article/details/121975345?fromshare=blogdetail,原文首发于2021年12月16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