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讲 地名国际标准化
标准化的宗旨 地名国际标准化(英文写作,standardi zation,international geographical name)是一项旨在通过国家标准化和(或)确定不同书写系统间相互转写的国际协议,使地球上的每个地名和太阳系其它星球上地名的书写形式获得最大限度的单一性。这是联合国第二届地名标准化会议赋予的定义,或者说是共同的理解和愿望。会议还进一步要求将标准化的当地名称用于供国际使用的地图和海图,用于不出现连续文字之中的所有国际性出版物,例如:国际时刻表、国际统计表等。凡地名出现于文字之中的某一种语言的国际性出版物者,可以使用异形地名,但要括注已经标准化的当地地名。 世界上语言种类甚多,据不完全统计约有二千多种,这些语言可分为印欧、闪—含、乌拉尔、阿尔泰、古亚细亚、汉藏、达罗毗荼、马来—波利尼西亚八大语系,每个语系又分为许多语族、语支。各国使用的文字多不相同,不少国家民族语言就有数种或数十种,而又有些国家使用两种以上的语言(加拿大使用英语、法语,瑞士使用德语、法语、意大利语),地名的拼写因此而五花八门。为此,首先各国必须做到采用统一的书写形式,使国内地名标准化。 世界各国使用的文字各种各样,有的系拼音文字,有的则属于表意文字,但大多数使用拼音文字,其中又以采用罗马字母的国家居多。不少国家的地名很难为不懂该文字的人所认识,当然更谈不到准确的读音了。为了便利世界人民使用地名,统一采用一种字母的拼写形式是十分必要的。联合国地名标准化会议决定采用罗马字母拼写地名作为国际标准。非罗马字母国家也要提供一种罗马字母拼写的标准化形式,称为单一罗马化。这是标准化的第二项任务。 各个国家在转(译)写外国地名时,都自行制订了自己的转(译)写方法。各国自搞一套,各人各译,译写很不一致。各国均要出版外国地图和工具书,如何把外国地名按本国文字转写,如果不制订各国公认的标准的转写方案,必然就会造成混乱。为此,地名标准化的第三项任务是通过协商,制订出不同书写系统间有关国家都能接受的转(译)写方案。 目的和意义 地名是国际交往的工具或媒介,各国人民都经常使用它,对地名的书写,在各种版本的地图、文件、书刊中往往不一;即使同一国家出版的地图或地名资料,同一地名不同书写也屡见不鲜;不同国家出版的各国地图或地名资料更是书写不一,十分混乱。地名称呼不一致,一地多名、一名多写,译(转)写没有统一规范,给交通、邮电、统计等各方面的国际交往都带来极大的不便。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不少专家、学者和有关机构都曾作过多方努力如制定地名转写方案、编辑地名录、地名辞典等,但收效并不很大,因为这些措施多半局限于某个区域或国家,没有得到世界各国的公认。世界上有许多国家尚无地名管理机构,地名工作发展极不平衡,成为难于实现地名国际标准化的重要因素。随着各国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世界各国人民交往的日益频繁,地名标准化就成为当今世界政治、经济、科学、文化以及友好交往的急需。在这种情况下,一些经济发达的国家相继呼吁,要求在国际范围内解决这一问题。早在五十年代瑞典政府认为,目前地名的拼写极为紊乱,在不同语言文字中地名的书写形式往往不一,有时甚至没有一种形式与当地使用的地名相对应。因此,如果能拟定出一套地名国际标准书写法,并为大家所公认,不仅对制图学而且对促进使用各种语言的民族之间的互相了解,都是有很大意义的。荷兰政府认为,地名拼写问题所以极为重要,不仅从国际应用方面考虑,就是从统一国内各使用地名部门的书写亦是十分重要的。澳大利亚政府指出,解决这个问题最有效的途径,是先由联合国秘书长拟定建议草案,分发各国政府和有关国际组织征求意见,然后召开联合国专门会议最后审定。联合国经社理事会考虑了这些国家的要求,决定在国际范围内研究解决这个问题,以期逐步达到国际标准化的目的。 实现国际标准化的主要措施 1.建立联合国地名专家组 为了解决地名国际标准化问题,联合国经社理事会于1960年决定成立联合国地名专家组(曾称:地名专家组,特设地名专家组),它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地名国际标准化的技术问题,包括编写带有普遍性和地区性问题的报告书,拟定国际和国家标准化应遵循的程序和原则,为召开联合国地名标准化会议进行准备。专家组由主席、副主席、报告人和各国指派的或语言/地理分部推荐的专家组成。主席、副主席、报告人由选举产生,五年改选一次。专家组会议由联合国制图处处长(专家组秘书)负责召集,每两年一次。专家组成员之间的工作,平时通过书信进行联系。每半年要向专家组主席写出报告。专家组根据全世界语言和地理分布情况划分为十七个分部。每个分部均设有主席,独立进行工作。另外,为了研究和处理带有全局或特殊性的业务问题,又由若干专家组成工作组。已经成立的工作组有:非罗马字母国家地名采用单一罗马字母拼写工作组、术语名称工作组、海底、海上地形要素名称工作组、宇宙地形要素名称工作组、世界国名表工作组、地名训练班工作组、地名数据自动处理工作组。专家组从1960年起到1984年共召开了十一次会议。 2.定期召开联合国地名标准化会议 根据联合国经社理事会的决议,每五年召开一次联合国地名标准化会议,目的是解决地名国际标准化和地名国家标准化的有关问题。首届会议于1967年9月在瑞士日内瓦召开,到1982年共召开了四次会议,共做出建议性的决议112项。会议讨论的主要问题有:地名国家标准化,地名书写单一罗马化、地名录、地名标准化使用的名词术语(用英、法、西、俄、中、阿拉伯文书写),外来惯用名、地名资料数据自动处理、超过一个主权国家的地名标准化,海底海上及宇宙地形要素名称的标准化、开展国际合作、培训地名人才、用联合国六种工作语文书写的国名表等。 3.要求各国建立地名机构,尽快实现地名国家标准化 联合国第一届地名标准化会议决议中要求联合国各成员国都应建立国家地名机构,它的职权是指导国内地名标准化工作和制订地名标准化原则。在国家地名机构系统中,最好按地区和语言建立地区或当地委员会。将标准地名资料存档和出版,以便提供国内外使用。 4.逐步实现单一罗马化 为了解决由于以转写语言的语音结构为基础的不同罗马字母拼写法而引起的混乱,第一届联合国地名标准化会议决议:①建议努力使每种非罗马字母按照科学的原则,变为公认的单一罗马字母拼写法,供国际上使用;②进一步建议由联合国地名专家组组成专门工作组,研究各种罗马字母拼写法并分析其利弊,以作为地名标准化的第一步;③专门工作组在所取国际有关机构和各国家机构的意见后,尽快设法使各种非罗马文字采用单一罗马字母拼写法。至于罗马字母的发音符号问题,一届大会的决议说:许多语言的重音和罗马字母的发音符号是这些语言拼写的必不可少的部分,它们表达出象高重音、长音、元音张开程度以及其它重要发音和含义等的本质特征,建议在国际使用中,有关国家用这些字母正式拼写的所有地名,应保持原样不变,并保留其区别符号,尤其是这些地名用大写字母书写时要这样做。联合国地名标准化会议已通过的非罗马字母国家的地名采用罗马字母作为国际标准的有:泰国地名修正罗马转写法;保加利亚地名罗马字母拼写法;南斯拉夫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和马其顿语的南斯拉夫字母的罗马字母拼写法;埃塞俄比亚的阿姆哈拉语罗马字母转写法;以色列希伯来语字母的罗马字母拼写法;柬埔寨语修正罗马转写法;中国的汉语拼音方案作为中国地名罗马字母拼写国际标准。此外正在讨论中的希腊字母和苏联的斯拉夫字母的罗马字母拼写法也将于第五届大会定案。 5.统一地名名词术语的含义和书写 鉴于任何名词的语义范围都因人而异和因社会、地区差别而有所不同,同源词在不同的语文中往往有很大程度的词义差异,名词的语义范围往往随着使用和时间的迁移而有所改变,所以统一解释地名学有关地名标准化技术词汇以作为交流的指南是十分必要的。为此,联合国地名专家组研究编辑了ll0条地名标准化所用技术词汇,并用中、英、法、俄、和西班牙、阿拉伯等六种语文进行对等名词释义,已于1984年与联合国文件、参考资料、名词科联合编辑出版。 6.统一海底海上、宇宙地形要素命名原则 考虑到世界各大洋、南极和空间(月球和太阳系其它行星)的研究和考察的速度和工作量正在日益增加,没有一个国际协议或文件来确定超过一个主权国家地理实体的命名和选名原则就会导致混乱。尤其是航海事业的发展,海底、海上地形要素名称的国际标准化对加强航行安全,便于交换海洋科考资料是很有必要的。为此联合国地名专家组于1970年建立了海底、海上和宇宙地形要素名称两个工作组。 海底和海上地形要素工作组旨在制定名称应用的指导原则,确定描述性术语定义,记录、确定命名的方法。联合国地名标准化会议决定该工作组要与国际海道测量组织合作确定一个供国际使用的命名原则和术语定义,并为将来发现、确定和辩认出新的海洋要素制订出国际标准化命名的程序、方针和原则打下基础。目前该工作组任务已基本完成。确定命名的原则主要是:①专名:简单明了;优先采用与地理要素有关的专名(如阿留申海脊);以发现或对科学考察有贡献的人名命名;以历史人物、神话、星座、动物等命名;采用描述性名称(如钩状海脊等);以陆地知名地名命名海洋要素名称时,其书写必须与陆地名称一致;专名译写为其它语言时必须音译。②通名:通名的确定应反映要素的自然特征;通名在其不同语言间可以意译。 宇宙要素工作组旨在解决人类已经探索到的星球上地形要素命名标准化的问题。它与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合作,经过多年的努力,现已确定了宇宙地形要素的命名系统。该系统的命名法强调不同星体上每类地形要素固定使用某类名称,例如大的火山口通常用各国著名人物的名字命名;在水星上用作家、音乐家、画家的名字命名;在火星上用对行星探索作出贡献的科学家的名字命名;卫星的表面特征用神话中的英雄人物名字命名。这样可以避免发生不同星体上的重名。此外还借用地球上山河名称命名宇宙地形要素。小地形要素名称的命名是在大地形要素名称后面附加罗马字母或经纬度座标。为了使这一工作顺利进行,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和联合国地名专家组要求世界各国积极参与宇宙地形命名活动,提供科学家、作家、音乐家、画家的名单。 7.减少外来惯用名 外来惯用名是指地名所在地区以外的某种官方语言的书写形式,它不同于地名当地的或官方语言的书写形式。例如geneva是géneve(法语)在英语中的惯用名;cologne是koln(德语)在法语中的惯用名;peking是beijing(汉语)在英语中的惯用名。惯用名已属于使用这些名字的语言地区或已成为该语言词汇的一部分,使用惯用名太多,将会在国际交往中导致混乱。联合国地名标准化会议建议各国要尽量减少使用外来惯用名;如需沿用时也要括注当地或官方地名的书写形式,并建议在一个国家成立时,该国国名绝不能采用外来惯用名。目前从总的情况看,外来惯用名在逐渐减少,不太重要的地理实体的惯用名多被当地的或官方的正式名字所代替。比较闻名的、重要的惯用名还会保留一段时间或长期保留,但为数会越来越少。 8.地名信息系统的建立和统一 为了对外提供标准化地名,地名工具图书的编纂量急骤增加,用旧的编纂方法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和劳动。为了加快这一进程,利用现代化技术把地名资料储入自动检索系统是十分必要的。电子计算机正是一个高速度、大容量并能准确地进行信息处理的现代化工具,它可以迅速地为广大用户提供各类地名书籍资料:地名录或地图索引、地名变更的最新资料等;按不同用户的需要有选择地提供专业性资料;也可以应个别用户要求,检索信息和输出信息。当前美国、苏联、加拿大、西德、日本等许多国家都已使用电子计算机进行地名自动检索。这一系统随着技术的发展会很快得到普及。各国用电子计算机输入的地名信息虽大体相同,但还是有出入的。西德用特征码表示地名的类别,用地名所在图幅号、座标、海拔高度表示位置,用人口、面积、长度表示大小等。日本将地名的读音、类别和市、町、村的名称;地图格网、编制年代;测量数据以及卡片制作日期都输入到计算机中。联合国地名专家组和地名标准化会议注意到地名信息系统正在取得进展,为了便于交流,第三届联合国地名标准化会议建议联合国地名专家组要考虑各国编制供地名录使用的地名资料系统和地名信息系统的一致性问题,以及输出方式(如磁带等)的一致性问题,以便各国除能得到打印材料外,还能得到其它形式的地名资料。目前这项工作正在进行中。 9.开展国际合作 为了促进地名国际标准化的进展,必须加强国际合作。它包括联合国地名专家组各语言/地理分部经常性的会议和业务活动;各国资料的相互交换;对第三世界国家的技术性援助,即派专家进行地名干部的培训(1982年6月联合国地名专家组派专家在印度尼西亚办了为期二周的地名训练班);与国际有关组织如国际地理学会、国际电讯联盟、万国邮政联盟、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国际海道测量组织合作,对各有关方面使用的地名进行标准化处理,统一标准和规范。国际合作面是广阔的,通过努力,现已有所进展。 国际标准化的趋势 从1960年联合国地名专家组成立到现在已经二十多年了,国际标准化工作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受到各界人士的欢迎。但是世界语言的复杂,地名问题之多,给地名标准化带来了许多困难。国际标准化的目标,首先是实现国家标准化;其次是同操一种语言的不同国家同类地名的书写形式的标准化;第三是在国际上每个地名要有一个单一的书写形式或确认的对等的转写形式。然而从目前看目标和现实间还存在着很大差距。 1.国家标准化的目标是一个地理实体只有一个标准的名称和书写形式。这是一个长期的任务,实现这一目标就要解决一地多名、一名多写、重名等许多问题,困难的是在多语种地区每种语言都有自己的称呼,这就出现了矛盾。一个是地名单一的原则,一个是当地稳定地名的合法性。这就要求各国地名机构必须认真地进行研究,制订出切合实际的方法、步骤,逐步实现这一理想。 2.语言区域内的标准化,即同操一种语言的不同国家地名书写的标准化,也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如某些阿拉伯国家(马格里布地区)采用的转写法基于法语音韵系统,而东部阿拉伯国家(从利比亚到波斯湾)继承了受古英语影响的罗马字母拼写系统。假如一种语言在相邻国家用两种不同字母书写时,转写成第三种字母时就大不相同了。如阿塞拜疆人一半住在苏联,使用斯拉夫字母,另一半住在伊朗,使用阿拉伯字母,蒙古人在中国使用的是蒙文,在蒙古使用的是斯拉夫字母,一旦转写成罗马字母,差异就会很大。在国家之间,其规范化原则也存在着需要协调的问题。名称中通名的选择、连词的使用、复合地名中各组成部分的顺序,有关大写和连字符的规定、冠词和其它指定词的使用、多余字母或其它成分的标准化程序等,各国的处理是不同的。有关国家制订统一规则、或方针是件很不容易的工作。目前这项工作在操德语的国家中进展较大;在操英语国家里进展较为缓慢;而操法语、西班牙语的国家进展就更缓慢了。问题是必须要克服根深蒂固的旧习惯作法,积极地为实现标准化目标而做出努力。 3.地名的单一罗马化:首先要做到使用罗马字母的国家都必须照搬其原始的(当地的)书写形式,包括重音和发音符号。虽然不少国家和专家都一致赞同这条规定,但这条规定的执行既缓慢也有困难。居民地名称是遵守这条规定的,但政区名、自然地理实体名称就有困难。主要是通名是否需要意译的问题,如果意译则不能单一。如果不意译读者又难于了解其含义。在一些语言里地名的书写形式还要按照地名在句子中的作用(格)而变化,这些变化主要在结尾音节,具有语文的功能。有时在语法上的变化也产生别的变动(如元音或辅音同化),使得相同字母的地名保留其原始形式的简单规定,执行起来相当复杂。第二是非罗马字母国家,地名要转写成罗马字母的问题,这个问题解决起来十分困难。目前联合国已采用了一些国家制订的罗马字母拼写法,苏联、希腊、日本等国也都正在制订本国地名罗马字母拼写的标准方案。但是有的专家,特别是英、美一些专家认为,地名的国际标准化不能抛开英语、法语、西班牙语而另寻别的字母系统来实现国际标准化,他们强调了这三种语言特别是英语在国际上的地位。但是不少非罗马字母国家的专家不同意这种观点,而强调必须采用能正确表达本国语言的罗马字母系统作为国际标准。这种争议仍在持续中。这就要求必须克服主观认识上的一些障碍,共同商定一种大家都乐于接受的切实可行的规定。 目前地名国际标准化工作已有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不少国家的标准化工作是很有成效的。但还要努力促使在各种出版物、教科书和口头交往中,在一切交际场合都要逐步采用标准名称。地图也应逐步采用国际单一罗马化的标准书写形式,而不是英文、法文、西班牙文或德文的拼写形式。同时还要广泛散发、出版联合国地名标准化会议的建议,使有一定文化修养的人都能知道世界语言的复杂性和推广地名标准化的必要性。通过艰苦努力积极的工作,地名国际标准化的目标必将会逐步实现。 作者:王际桐 原载于《地名知识》1986年第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