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 我国地名普查工作的梗概 -九游app官网

 第六讲 我国地名普查工作的梗概 -九游app官网
民政部地名研究所网站
本站由中国地名研究所负责内容组织和审核
当前位置: 九游app官网 > 科学研究 > 理论研究 > 正文

第六讲 我国地名普查工作的梗概

来源:民政部地名研究所    时间:2021-05-24 10:33 浏览量:128 次

近年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地名普查工作,是我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具有开创性的大工程,是一次重要的科学探索,填补了国家在这方面的空白,为地名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为地名学的理论研究创造了良好的园地,为国家的“四化”和“两个文明”建设做了一项具体的基础性的建设工作。

一、地名普查的由来

所谓地名普查就是依据国务院有关文件的指示和中国地名委员会的有关规定,遵照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按照统一计划、步骤和要求,对我国疆域范围内的行政区划名称、自然地理实体名称、居民地名称、人工建筑名称、革命纪念地和名胜古迹名称、具有地名意义的台站港场(厂)等各种地名进行社会性的调查和研究。毛泽东同志教导我们:“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我们要研究解决中国地名方面的问题,就必须进行这祥的社会调查,搞清我国领土范围内的地名底数、地名的分布情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这对确定我国地名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地名工作的方向,实现全国地名的标准化和国内地名的译写规范化,消除地名方面存在的一地多名、一名多地、有地无名、有名无地、大量的重名以及地名的命名、更名和译写方面的各自为政、政出多门等各种混乱现象,为我国的新闻出版、邮电交通、国防外交、经济建设、编史修志、旅游测绘以及人民群众的日常生产、生活和社会交往等都十分有利。这是一项利国利民、造福后代的工作,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全国地名普查工作是整个地名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做好地名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地名工作的先行工作,决不是地名工作的全部。有的同志认为地名普查完了地名工作就结束了,这是一种误解。地名工作是一项长期工作,它的任务仍然是艰巨的,真是任重而道远。

地名工作是一项新的工作,地名工作人员多是从各有关部门调来的新手,对地名工作和全国的地名现状和它的历史了解得不多。为了扭转这种状况,适应工作的需要,按照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你对那个问题不能解决么?那么,你就去调查那个问题的现状和它的历史吧!你完完全全调查明白了,你对那个问题就有解决的办法了。”毛主席的教导为地名工作者指明了方向,使我们少走或不走弯路。

我国地名的现状决定必须进行地名普查。我国是一个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国家,有四千多年的文明历史,地名星罗棋布,浩如烟海。旧中国曾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在地名方面残存了一些带有殖民主义色彩的地名,也有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色彩的地名,还有不符合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地名。如果这些地名不清除。对维护国家的领土主权和民族尊严,对发展邻邦的友好关系,对加强兄弟民族的团结都十分不利。此外,还有大量的不标准、不规范的地名,严重地影响社会各方面的工作。社会各部门和人民群众对这种由于地名混乱给国家“四化”建设和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的损失和不便很有意见,迫切地希望改变这种状况。全国地名普查工作就是在这祥的情况下决定进行的。这项工作适应了国家建设的需要和人民的要求,因而,得到了各级政府、社会有关方面和人民群众的普遍支持和热情赞助,有力地保证了这项工作的进行。

二、地名普查的方法、步骤和要求

全国地名普查工作,是由中国地名委员会统一组织进行的。整个普查工作,从一九七九年中国地名委员会办公室先后组织的北方十一省(市)和南方十二省(区)地名普查试点开始,历时三年多,在各级党委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在中央和地方有关部门、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和军事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领导、群众、专家三结合的基础上,经过认真的准备,层层试点,以点带面,逐步开展起来的。这次地名普查要求将地名的标准名称、位置、地名的来历、含义和历史沿革,以及与地名密切相关的社会、经济、文化、自然地理等有关情况和特征,进行一次全面彻底的普查,并在普查的基础上,根据《国务院关于地名命名、更名的暂行规定》和中国地名委员会的有关要求,进行地名标准化的处理。在地名标准化的处理中,将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有损我国领土主权的地名,对带有民族歧视、妨碍民族团结的地名,对其它违背国家方针政策的地名,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广泛征求各有关方面的意见,妥善地进行了处理。对有地无名、有名无地、在一定地区范围内的重名和少数民族语地区的地名音译不准、用字不多等地名,也要经过调查研究,充分协商,提出命名、更名和调整的方案,按法定的审批程序进行报批。经过此次地名标准化的处理,基本上克服了地名的混乱现象。

根据地名普查试点和全国各地的实践经验,我国的地名普查只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就可以顺利地完成这项艰巨任务。

(1)充分做好普查前的准备。主要是成立组织,选调熟悉当地地名的工作者,以及懂地理、历史、语言(尤其少数民族语地区)、测绘的工作人员,做好有关资料的收集和物质的准备,拟订出普查的计划、方案,选编好培训教材。

(2)学好文件,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和培训好普查人员。此阶段主要是召集参加普查的人员,阐明普查的目的、意义、方法、步骤和要求,传达上级的有关文件,进行业务培训,使大家能熟练地掌握普查的各项规定。因为这是一项新工作,否则难以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

(3)实地普查。这是地名普查的要害阶段。实地普查要根据普查地区的大小和参加人员的多少,分别组织若干个小组,以适当比例的地图作为基础资料,采取“先试点后铺开”,“走出去”、“请进来”、“召开各种形式的座谈会”和“查阅史书及有关家谱、宗谱、碑文”等方法,逐一对每个地名,按照普查的项目和要求,进行深入的调查和考证,而后将经过分析鉴别的普查结果,分别标绘和填入地名图、地名表、地名卡片和重要地名的文字概况四项成果上。

(4)内业资料整理和拟定地名标准化的处理方案。这是确保地名普查成果质量的关键阶段。在这一阶段内,主要是分工负责将外业实地普查的图、文、表、卡四项成果,分别进行进一步的查证和补充修改,使成果更加准确、可靠、完善。同时将需要命名、更名和调整的地名,经过多方协商研究,提出具体的标准化处理方案,报政府审批。

(5)普查成果的验收。这是普查成果的把关阶段。即对每项成果,按照规定,逐一进行验收。对不合格的成果要进行补充、修改、甚至返工,直到合格为止。

(6)进行普查总结。主要是对整个普查进行全面的一分为二的总结,既肯定成绩,也指出存在的问题,为今后工作提供经验。此总结要归入地名档案,以便备查。

这些步骤体现了地名普查工作的特点和客观规律,实践证明它是确保普查成果质量的捷径。

在全国陆地普查的后期,国家又进行了全国沿海岛礁地名的普查。这项普查从整体上来说,是全国地名普查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鉴于岛礁的特殊性和工作的难度,故决定专门组织力量进行沿海岛礁地名普查。

沿海岛礁的地名普查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项基础性的工作,也是了解海洋、研究海洋、开发海洋的一项迫不及待的工作。此项工作的开展,对维护国家的领海主权、加强海防建设、航海交通、渔业生产、海洋资源的开发、海底能源的利用、旅游事业的发展和广大渔民的生产和生活十分有利。现在普查工作正在沿海省、市、自治区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由地名委员会牵头,在海洋、交通、渔业、公安、科研、部队的密切配合下,团结合作地积极完成国家交给我们的光荣任务。

三、地名普查的社会效益

我国的地名普查工作,除个别少数民族地区的地名补调工作外,基本上完成了任务,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已经开始显示了它的社会效益,集中地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开创了地名工作的新局面。地名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的工作。它关系到国家的领土主权和国际交往,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关系到民族团结和广大人民的日常生活。通过这次地名普查,使许多领导、干部和群众了解了这项工作的意义,体会到它的重要性,对地名工作比较关心和重视了。各级政府建立了地名机构,调配了专职的懂专业的地名干部,解决了工作的经费,有效地推动了地名工作的开展,使地名工作开创了新局面。

(2)获得了大量的文、图、表、卡等地名成果资料,基本上结束了过去的地名混乱现象。通过普查,基本上搞清了我国的地名状况,对全国地名做到了心中有数,为解决今后地名工作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依据;查清了数百万条主要地名的来历、含义和沿革,以及与地名有关的情况,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增添了新的一页;清除了一批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含义不好的地名,维护了我国的民族尊严和各民族的团结;对有地无名的地方进行命名,对不标准、不规范的地名进行了规范化的处理,从而方便了各项工作和人民群众的生活,得到了社会上有关方面的好评。

(3)促进了我国地名学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的研究。普查前,我国在地名学的理论研究方面,虽然做了许多工作,也取得了不少的成绩,但与其它学科相比仍然是一个薄弱的环节,甚至连一个像样的地名刊物也没有。现在的情况就不同了,研究地名学的空气浓了,几个省市成立了地名学会和地名学研究会,学术论文也多了,有些论文的水平也日渐有所提高。目前公开出版发行的地名刊物有山西的《地名知识》、辽宁的《地名丛刊》和内蒙古的《内蒙古地名》(蒙汉两版),内部发行的地名刊物有三十余种。这些地名刊物在宣传我国地名工作方针政策,总结交流地名工作的经验,促进地名学的理论研究方面均起到了极大的作用。此外,有些大学开办了地名函授班和地名干部培训班,开设了地名讲座课,编纂出版了地名学的论文集。这些情况说明地名工作已经由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阶段,它是地名事业兴旺发达的标志。为使地名学的理沦研究沿着正确的轨道发展,地名的研究工作必须从我国的实际出发,紧密地与我国地名工作的实践相结合。斯大林说得好:“理论若不和革命的实践联系起来,就会变成无对象的理论。同样,实践若不以革命的理论为指南,就会变成盲目的实践”。

(4)培养锻炼了一支地名骨干队伍。地名工作斯是一项长期工作,也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工作。地名普查的实践为我们培养和锻炼了这祥一支思想好、业务强的工作队伍。毛主席说:“政治路线确定以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从长远的战略观点来看,这支从地名工作实践中产生锻炼出来的干部,对地名工作有深厚的感情,有大量的实践经验,只要经过有组织、有计划地培训深造,他们的素质会有进一步的提高,这就为地名工作的持续前进提供了组织上的保证。

(5)发现了一批珍贵的历史文物,查清了一批古迹,搞清了一部分长期没有搞清的地名。这次普查,由于群众发动得广泛深入,地名干部的积极认真负责,不仅查清了广东著名风景游览区的西樵山七十二峰(过去长期未搞清)的准确地名和相对的地理位置,而且在考查地名的含义时,重新发现了位于四川省安岳县大佛大队的石国盛唐时期一尊巨大的释迎牟尼涅槃摩岩石刻造像和四十万字的佛经阴刻经文,这是非常珍贵的历史文物,对研究我国盛唐时期的文化艺术、东教和中外交往关系均有一定的价值。山西在地名普查中重新发现了湮没六百多年的北齐石刻—西山大佛。山东、福建等地的地名普查中,也发现了有价值的文物古迹。这批历史文物古迹,对研究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地名的命名待点和观律,均有较大意义,对旅游事业也会起到促进作用。

(6)推动了全国的地名工作,更好地为社会各部门服务。就以目前情况来说,全国地名机构,在地名普查的基础上。为了适应各方面工作需要,巩固和发展地名普查成果,正在按照中国地名委员会的部署,积极地进行地名档案的立卷归档和提供利用工作;认真地会同有关部门编纂《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词典》和省、地、市、县一级的地名图、录、典、志;抓紧进行地名管理和立法工作。地名普查的成果不仅为我国的人口、资源、滩涂普查所利用,而且为我国的城乡总体规划、国防外事、新闻出版、邮电交通、科学研究、地图编绘、外贸旅游、编史修志以及群众的日常生活和相互交往广泛应用。当前地名工作与各项工作的密切结合,标志着地名工作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牢固的基础。随着时代的前进,科学的发展,地名工作会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作用。

四、地名普查的基本经验

我国有史以来的第一次地名普查是一项带开创性的探索工作,动员了数十万干部、群众、专业工作者和有关学科的专家、教授和学者,对我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和广阔的海域的山山水水、城市和乡村等各类地名进行了较全面彻底的普查,并在普查的基础上对数以万计的地名进行了地名标准化的处理。从这次普查的深度、广度和效果上来说,是前无古人的一项值得载入地名史册的大事。

如果从经验上来说,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1)要紧紧依靠各级政府领导的重视和支持,这是搞好地名普查最重要的关键。要完成一项工作,成就一项事业,如果没有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是根本不可能的。各地的经验说明,那里的领导对地名工作重视,那里的地名工作就开展得比较好,进展得就顺利,各种矛盾也解决得快。反之,那里领导不重视,那里的问题就比较多,工作的难度就大。从目前全国绝大多数的省、地、市、县领导对地名工作是重视的,集中地表现在各级领导指定一位领导干部分管地名工作,并担任地名委员会的领导,及时解决地名机构的设置、编制、经费和设备,同时还经常听取汇报,帮助解决地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但是也有极少数的省、地、市、县领导,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对地名工作不够重视,所以那里存在的问题久拖不决,以致影响地名工作的开展和干部思想的稳定。所以要搞好地名普查工作,第一位的问题是解决领导的认识问题。

(2)深入发动群众,利用各种方式进行广泛的宣传,这是做好地名普查的基础。因为这是一项新的工作,大家对它的重要性和它在四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还缺乏了解,有的甚至还有抵触情绪。所以有必要利用新闻、广播、电视、报纸、各种会议和地名的生动事例进行反复的宣传,使大家对这项工作的目的、意义有所了解,才能得到广大群众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人民是地名的主人,地名普查工作实质上是群众工作,只有动员群众、依靠群众、发挥群众的智慧,遵重群众的意见,才能把地名普查工作搞好。

(3)组织选调一个精干的、懂专业的工作班子,是搞好地名普查的重要保证。地名普查是一项工作量大、涉及面广、业务技术要求高的具体而细致的工作。要完成普查任务,没有一个精干的专业班子是不行的。

(4)普查要抓住中心,随时注意质量,突出“地名”这个要害,这是搞好普查不可忽视的问题。地名普查是做好地名工作的基础,但这个“基础”的关键是看普查的质量,主要看是否抓住“地名”这个中心。所以各级地名机构应当始终抓住普查的中心不放,随时检查普查的质量,把搞好普查质量视为“百年大计”当质量与完成普查工作的时何发生矛盾时,要坚决做到时间服从质量。但有些地方因地名机构和人员不稳定,而影响了普查的质量,这是在今后工作中应当吸取的一个教训。

(5)做好验收,严格把关,建立岗位责任制,这是保证地名普查质量的重要环节。地名普查质量贯穿于地名普查工作的始终,大家深知如果普查质量不好,不仅贻误当前的各项工作,而且会造成不好的后果。为保证质量应当做好验收,严格把关,根据验收的分工,建立岗位责任制,验收完后验收者和被验收者均应签字,以示负责。这里的关键是在组织验收时,要挑选责任心强、有专业知识、有经验的干部。

作者:李汉杰

原载于《地名知识》1986年第1期。


【】

icp备案编号: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白纸坊街道广安门南街48号中彩大厦

九游app官网的版权所有、主办:民政部地名研究所(中国地名研究所)
邮编:100054 总机:(010)66075047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