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地名汉字译写原则由来已久
根据《春秋谷梁传·桓公二年》记载,孔子早在春秋时期就提出了“名从主人”的重要观点。意思是说事物以主人所称之名为名。这一观点作为外语地名翻译的一条重要原则沿用至今。例如德国的bayern州,应译为拜恩州,而不是按照英语惯用名bavaria译为巴伐利亚州;波兰的gdańsk,应译为格但斯克,而不是按照德语旧称 danzig译为但泽。这在文学作品中也有所反映。例如在清代梁启超的小说《新中国未来记》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李去病听见他开口说‘支那’两字,心中好生不悦,忖道:怎么连名从主人的道理都不懂得?” 同时,荀子提出了“约定俗成”的重要观点。《荀子·正名》中指出“名固无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则谓之不宜。”即有些译名虽然于理不合,但因为已经广泛使用,就不能再轻易改动。例如,我们今天不按照俄语“россия”译为“罗西亚”,而是译为“俄罗斯”;不按照英语washington译为“沃欣顿”,而是译为“华盛顿”;不按照马来语kuala lumpur译为“瓜拉隆普尔”,而是译为“吉隆坡”;不按照希腊语αθήνα译为“阿蒂娜伊”,而是译为“雅典”;不按照波兰文warszawa译为“瓦尔沙瓦”而是译为“华沙”。 我国古代影响最大的翻译工作是对佛经的翻译。佛经翻译的热潮从东汉末年一直持续到宋朝,时间长达1000多年,涌现了鸠摩罗什、玄奘、真谛、不空、道安等著名翻译家。早期佛经翻译,都是由外来法师宣经口授,华僧笔受并润文。所以大多只能“达旨”,至于具体译名是否贴切是无暇仔细推敲的。玄奘从理论上对翻译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指出“然则佛兴西方法流东国,通译音讹方言语谬,音讹则义失,语谬则理乖”,因此“故曰‘必也正名乎’,贵无乖谬矣”,主张按照孔子的“正名”原则进行严谨译名,并提出了著名的“五不翻”的观点,即有五种情况可直接音译,分别是秘密、含多义、此无、顺古、生善(神秘语、多义词、我国没有的物名、已经通行的音译、为宣扬佛教需要的场合)。
|